编者的话:很难说一本书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是一本好书留在记忆中的印象是永远也无法抹去的。儿时引领我们迈进科学殿堂的那些小册子也许已经无处可寻,然而由它打开的那扇大门从此就再也不会关上。在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衷心的感谢曾经和正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的人们,并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读到更多、更好的科普读物。
其实,从我大致可以自己读书起,就已经是“文革”期间了,在那段时间中,也实在没有更多的(更不用说好的,甚或合适的)科学书可遇到并可读。于是,除了仪式化地每天必拿出来的“红宝书”之外,也能是遇到什么就读什么,因为书难借,一旦借到了,还得连夜挑灯读完,记得像《西游记》之类就是带着某种犯罪般的感觉偷偷地读过的。再加上那时又不鼓励学科学,反而是要批判“白专”,自然不读科学书反而是件“正常”的事。
直到“文革”结束,恢复高考,这才开始几乎是从头“恶补”起考试要求的各门知识,包括像物理、化学这样的科学。至少也是为了考试,想要找些书参考,但实在是难找得很。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位很多年前曾教过我的老师的家中,发现了一本“文革”前出版的关于物理学的辅导书,大致相当于今天热得不能再热也令人讨厌到了极点的“教参”或“教辅”吧。在当时可真是如获至宝,赶紧借了回来,在为了考试的需要而且颇有收获地学习了里面精彩的例题、概念分析之外,居然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我对于物理学的兴趣,事后细想起来,这与我后来并不十分明白地撞进北大物理系学习可能也有某种联系。因此,在此,我宁愿把这本现在已经记不起书名的“教辅”书当作读过的第一本科学书来看。
在一些文章中,经常读到什么什么人因为读到了“第一本”或第某本书而影响了其一生的发展道路。这里面确实可能有些道理。在“文革”中,有许多中小学生在学习某种文艺专长,如学某种乐器,以便在很小的竞争取胜概率中进入文艺团体来逃避未来下乡插队的命运,这似乎是无权无势的平民很少能自己努力做的事之一。我也不例外,也学了两种民族乐器,最后差一点还干了专业。我倒是确实与别人讲过,如果当时我能够买得起一把小提琴,更不用说甚至不敢想一架钢琴了,而且再加上如果能遇到一位真正好的教师,也许我今天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小提琴或钢琴演奏家呢。反正当时是很向往,却没有条件,在如今作为一种没有实在的可能性来随便讲讲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我却确实又没有因一本书而影响一生的机会去实践,当然,这与在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的那个时期特殊的条件,因为那时缺少理想的(甚至不那么理想的)科学(科普)书可读关系甚大。这可以算作是一种终生的遗憾吧。
少年时代获得的知识人们一生都受用无穷。少年时代读过的书往往会予人们以特殊的影响。在爬树、下河、掏鸟窝的间歇里带给人最早阅读快乐的无论什么样的书,都会留在记忆的深处。就像初恋似的,人生早期的阅读经历也是值得珍藏并且永难忘怀的事物。
说真的,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还真的与一段朦朦胧胧的“感情”有关。
那本书的名字叫《科学家故事100个》,作者是十几年后我才了解到其鼎鼎大名的叶永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定价仅仅7毛5分钱。这本书讲述了中国从鲁班、张衡到李政道、杨振宁,西方从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到爱因斯坦、费米的共100位科学家的生平故事。我敢说,读过这本书之后,与当时同龄的孩子相比,我对科学是什么的认识、我头脑里装的科学掌故一定比大多数人多得多。不得不佩服叶永烈讲故事的功夫,书中每个人的故事都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特别是每篇一般以一段小故事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小孩子的心。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2000字,却能较好说明了一名科学家主要的科学贡献,勾勒出这些科学巨人的精神风貌。
记得书是我自己到县城里赶集时偶然买来的。那估计也是我第一次自己购买非小人书的、纯文字的、有一定厚度的“大书”。现在虽然觉得巨便宜,但当时却肯定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买下它一定下了很大决心。结果书买回去以后得到了我父亲的表扬,他认为是一本超级好书。后来他为我整理课外书,把每一本书编了号,这本书被列为一号。足见这本书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不过故事也由此而起。
那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那个年龄段孩子的性别意识开始确立,因此特别“封建”,男生、女生之间基本没有什么交往,但同时彼此也暗暗有了好感。我,就对班上一个小小的、皮肤黑黑的、成绩与我不相上下对我构成威胁的女孩子发生了“感觉”。后来不知怎么居然胆大得匪夷所思地有了交往。要知道这种私下的交往如果被人发现,一定会被取笑、起哄,所谓身败名裂不过如此。与许多老套的爱情小说和电影以借书还书作为重要情节一样,我这段“感情故事”也离不开书。我把我最喜欢的书借给了我当时最想讨好的人。过了几天,不巧我父亲问起这本书,我当下就慌了神,自然不能如实相告,只好谎称没见到。于是大家一起找,当然没结果。父亲非常不高兴,狠狠训斥了我一通。很长时间里,我心里都很担心,害怕事情暴露。直到那个女孩子把书还了回来。我把书偷偷放在抽屉的某个角落里,在一个大家都在座的时候,“不经意”发现了它。于是皆大欢喜,我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所谓“感情故事”当然谈不上,因为我知道那不过表明了人生必经的一步——性别意识的苏醒。今天,我根本记不起那个女孩的模样,而且几乎从来没有主动去想过她。但是,对《科学家故事100个》这本小书,我还会不时翻一翻。我现在能发现书中许多史实上不准确的地方,思想上落伍的地方,但这不妨碍我对之予以高度评价,也不会损害它留给我的美好回忆。
提及自己看过的第一本科普书,脑中会快速而自然地勾勒出“动脑筋爷爷”的画像:大而圆的脑袋,小身子,白胡子白头发,宽宽的眼镜框后面闪烁着一双小而睿智的眼睛,地地道道的长者兼智者模样。这就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科普书《动脑筋爷爷》中的主人公。现在既想不起来自己是几岁时看的这本书,也想不起来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但对书中这个人物的印象之深我想我这一生可能都不会忘记了。
记得那时还不到上学的年龄,家里虽说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但日子过的还是很紧巴的,白面掺着玉米面,刚刚能够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但比起别的孩子我们很幸运的是,经常能有些书看,所以好像到没太在意有时是不是得饿着肚子。
那时大伯在广州教书,每年回来一次,每次必定带些书给我们做礼物,童话、寓言,当然还有像《动脑筋爷爷》这样的科普书。虽然已经过去了二三十年,那本书里的一些画面和内容也还记得清清楚楚:插入水杯中的筷子为什么看起来像是折断了?炎热的夏天狗为什么老是伸着舌头……反正是有无数个“为什么”等着我们到书里去找答案。现在我们或许会觉得这些问题很简单,但在当时对于一个渴求知识的小孩来说,那些问题的解答对于幼小的心灵太有震撼力了。
现在成天与书打交道,每天也不知道要翻多少本书,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编得比较好的,就是像《动脑筋爷爷》这样的书也已是层出不穷,不过好像再也不能像当年一样产生那么大的兴趣,也没有一本书能再给我留下那么深的印象。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很欣慰能有一本好的科学书解我对科学的饥渴。
为探究身边的奇丽自然现象,而诞生了物理学。为定量的描述自然规律,数学得以发展。所以,自然科学的原创力之一便是物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几乎横跨了整个人类文明史,文明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物理学的变革和创新。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无数充满智慧的学者终其一生致力于物理学的研究。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呢?在物理学的殿堂之中,我们既听不到小提琴般的哀怨泣诉,也看不到“蒙拉丽莎”般华贵的美,在多数人眼中枯燥和乏味是物理学的代名词。但对于物理学家而言,物理是活的艺术。在他们的眼中,相对论所描述的物质在四维时空运动的图象比凡高的油画更美,德布罗意的电子像跳动的音符一样和谐幽雅,而物理理论的优雅、严谨和完美则是驱使他们不断探究自然世界的原动力。但物理毕竟是一门科学,所以符号、公式和烦琐的推导也是必然的伴生物。对于那些想欣赏物理学美丽的初学者而言,确实有些难度。为了给那些爱好科学的初学者架起一道通往物理学殿堂的桥梁,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列昂·库铂写了一本流行颇广的科普性读物——《物理世界》。在这本书中,库铂纵横古今的阐述了几乎各个重要的物理学发展的事件。十几年以前,年少的我不经意的在书市看到了这本书,价钱大约是现在的三个或是当时的三十个“大红果”。不要以为才上初中的我能看懂其中的奥妙,坦白的讲开始我还有些后悔。当被老爹老妈锁在屋中闲来无事时,我才翻开书的扉页读了下去。随着库铂富有哲理的阐述,我在潮湿温暖的爱琴海边拜会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学究;在见不到太阳的伦敦遇到了牛顿和他的《原理》,体味了物理大厦宏伟庄严的严谨;突然之间又窜出来个爱因斯坦,世界一下变得弯曲和具有流动性;大厦将倾,而且还涌现出一大堆“拆楼者”:薛定谔,海森堡、还有杨振宁和李正道等等等等。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象一幕幕戏剧呈现在我的面前。待到将书中所述搞得大致明白,六年的中学时光再搭上四年的大学生活就一下子晃了过去。耽误其他特长的发展宝贵时期,于是乎只好接着学物理至今。
童年时代读过太多的科普书,尼查耶夫的《元素的故事》、叶永烈的《燃烧以后》、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把这些东西都写出来,恐怕一天也写不完。在所有这些读物中最能让我心情激动的,却是郭以实写的一本科幻小册子《在科学世界里》。
《在科学世界里》讲述一个名叫小王的爱幻想的儿童突然接到邀请,去访问一个叫科学世界的地方。于是,他乘上飞机,在一瞬间跨越了现实与未来的疆界。在科学世界里,小王访问了原子能发电厂、访问了以辐射改变作物性状以提高产量的现代化农业企业、访问了冰封的北极和遥远的月球……数不清的科学奇迹一方面通过形象的语言,另一方面通过颇有苏俄风味的插图如瀑布般从书中倾泻出来,给人一种登临时代的高峰,沐浴人类智慧的奇迹星空的美妙感觉。记得故事结尾处,小王从科学世界的最远点——月球归来,发现父亲已经买好的整整一柜子科学仪器在等待着他,盼望着他马上用自己的努力去建筑自己的未来的时候,我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将这一段反复地阅读,把他从父亲那里获得的所有科研用品都一一记在脑子里,想像着终究有一天,摧毁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文革惨剧会随风而去,我也能在放学归来时,看到父母为我准备的显微镜和望远镜,试管和烧瓶……
老科普作家郭以实已经去世了,但他的作品激发出的对科学世界的向往,鼓励我最终进入了科学的殿堂。谢谢你,郭老师!谢谢你的《在科学世界里》!
我已经记不清那时候自己是几岁了,但大致是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吧,有一天我去新华书店买书,看到了那本第一次专属于我的、也是对我影响最深的科学书——《少年科普佳作选》。
那时候,新华书店比以前更开放一些,有一部分书放在外架上允许读者挑选,对于一米三不到的我来说,书架上许多书须仰视才见,而《佳作选》却正好放在最低层。蓝色的封面,约五六百页——由于那时的纸张较厚,一本书抓在我小小的手里,感觉特别厚重。
《佳作选》基本上收集了那几年科普界的上乘之作,编者很细心地将文章归了类,有令人恍然大悟的小常识,有妙趣横生的地理和历史文化知识,有娓娓道来的科学家的故事,还有一些少年朋友介绍他们自己的小发明……当然,少不了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
我很快被这本书迷住了,觉察到(或固执地认为)这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书,但又不得不恋恋不舍地放了回去——九块多钱,太贵了!父亲是爱我的,只要我学习上需要的东西,他总是满足我,但对于一个有五个小孩、全部生活来源就是父母每月几十块钱工资的家庭来说,九块钱太贵了。我心里很矛盾,常常找机会拿到那本书翻两页看看,而越看就越喜欢,越想买。后来,我惴惴不安地跟爸爸说了这件事,并补偿性地声明不再要那一年的压岁钱、一定拿个“三好学生”回家。父亲只是笑了笑,就同意了我的请求。当我买下这本书时,我把它紧紧搂在怀里,真的,那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有的人。
许多年过去了,但书中的一些文章我仍然记忆犹新:有一篇科幻小说,讲述一个追寻恐龙的中国青年怎样不畏艰险,找到了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一头霸王龙,在他即将成为霸王龙的口中餐时,是手电筒的光亮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拖了回来——到现在,我也认为,是这则故事让我对事物的相生相克有了初步的认识;而科学家的故事里,关于伦琴射线的发现,以及居里夫妇的故事,澄清了我心中许多不解,让我对科学家的工作、情怀和分析方法有了更现实的了解;当然,还有一位小朋友发明的充气雨衣,更是让我明白,发明来自生活……
今天的小朋友比我那时幸运多了,书里基本上都有丰富的彩色图片,而过几年,也许很多知识都可以从网上下载了吧。但我对书一直有着异样的钟爱,虽然仅从文字,了解不了许多细节的真实,但也正因为如此,想象才得以在最广阔的空间里翱翔。